一、电工级氧化镁的定义:是指将熔合结晶氧化镁块破碎后,按一定比例配以不同粒度或数量,直接或改性后用于管状电热元件,作为高温导热的绝缘介质。
二、电气级氧化镁分类:按生产方法和主要用途可分为以下四大类:
1)、普通型、低温防潮型、中温防潮型、高温型
三是氧化镁的性能要求;
1、当氧化镁工作温度高时,它应具有较高的导热性,使热量能迅速传递到管表面,使电阻丝与管壁温度更接近;
2、当工作温度在1100℃以内时,氧化镁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;
3、氧化镁必须要有一定的粒度,形状一般为圆形而不是目前生产的片状,因为圆形填充密度大,流动性好,并且有一定百分比的颗粒,多余的时间不容易损坏加热丝,保证填充没有困难;
4. 在室温或高温下氧化镁不应腐蚀电热丝材料和管道。
5、氧化镁的吸水率不得高于下列规定:普通型≤1.5%,低温防潮型≤0.05%,中温防潮型≤0.10%,高温防潮型≤0.10%
6. 氧化镁的电阻率不得低于下表规定的值。
4、电级氧化镁粒度分析;
由于氧化镁矿石破碎后,粒度大小不一,若按一定的比例配比则具有以下优点。
1)可以增加密度,降低电阻丝的工作温度,从而提高电热元件的寿命;
2)可以克服“筛选”效应;提高氧化镁的利用率;
5. 氧化镁热态分析
管式加热元件中压缩氧化镁的孔隙率在正常情况下为15%,即氧化镁的密度为:氧化镁的真实密度减去孔隙率,即3.85*(1-15%)=3.05 g/ cm3。如果电热元件的温度足够高,那么气孔中的氧气与电阻丝和管道相互作用,并且由于这种反应,分氧压力降低,最终状态的分氧压力决定了氧气与元件金属部件之间的亲和力。根据资料,分氧压可能降至10-13~10-19 ATA。在如此低的氧分压下,熔融氧化镁的细颗粒的性质发生了变化,即普通的氧化镁变黑,在氧化条件下,氧化镁主要在高温下以分子形式蒸发而不分解,氧化镁在还原条件下可能部分还原。
可以看出,当电热元件内压力在800~1000℃下降10-19~10-13ata时,氧化镁具有还原分解的条件。只有加入“还原性气氛”,氧化镁的还原分解才有足够的必要条件,使氧化镁开始发黑,如果发热元件的截面积受到影响,发热元件的绝缘性就会下降恶化,因此泄漏电流就会增大。一些资料还表明,这种反应是可逆的。如果在900℃的空气中退火,将恢复原来的性能。
下一篇:昌邑电热水壶更换电热管方法